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應呈現良性互動
工業廢氣治理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各地的環保公司在治理廢氣的時候都應堅持四個原則,即保持警惕、頂住壓力、確保達標、不斷改善。政府方面應該注意的是,環保部門治污不是要把企業“治死”,而是真真切切的需要把污染問題從源頭上解決掉。全國各地應步調一致,用環保壓力倒逼企業進行工藝升級,把防治大氣污染作為治本之策。
近年來,國內霧霾天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的消耗進而帶來的廢氣污染物的逐年增加,其來污染源頭包括熱電排放、重化工生產、汽車尾氣、冬季供暖等。在工藝生產和生活方式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之前,我國的空氣質量改善不可能一帆風順。目前,在環保部門鐵腕治污的壓力下,大氣污染治理在短期內初見成效。
我國的空氣污染物濃度相比于國外仍然很高,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空氣質量的改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越到后期改善的難度越大,期間還可能出現反彈,有關部門對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近幾年環境問題已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要使其不斷改善并且不出現反彈,必須在技術層面實現突破,環保公司任重而道遠。努力的讓環境改善成為地方經濟升級的引擎,而不是成為地方發展的“包袱”是政府部門的一大主要議題。治污的處部壓力一旦轉型為內部動力,發展的難題自然會得到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呈良性互動、相輔相成,才是政企首要考慮的問題。